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传承红色基因,激发爱国情怀,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于8月15日至16日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及教师党支部党员代表,赴河南林州红旗渠,开展了以“弘扬红旗渠精神 凝聚新时代青春伟力”为主题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为确保实践活动取得扎实成效,学院在队伍出发前组织了专题学习。师生们集中观看了专题片《根脉——红旗渠精神》和纪录片《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》,并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和影像资料,系统了解了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,克服极端困难,十年奋战修建“人工天河”的壮阔历史。这段“行前课”使师生们对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内涵有了初步而深刻的认识,为实地探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。
在红旗渠核心区,师生们沿着主干渠溯源而上,抵达精神地标——青年洞。站在悬崖绝壁之下,仰望当年建设者留下的深刻锤凿钎痕,聆听讲解员还原“十万大军战太行”的震撼场景,书本和影像中的历史瞬间变得鲜活可触。面对无炸药、无水泥的困境,林县人民依靠双手和意志创造奇迹的壮举,让每一位师生深受震撼,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也更加立体和深刻。
在青年洞前,全体师生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,重温了入党誓词。铿锵的誓言回荡在山谷,表达了师生们“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”的坚定信念,以及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的决心。
师生们随后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。馆内陈列的简陋工具、斑驳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,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。每一件实物都是人民力量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生动见证。在分水闸前,目睹清澈的渠水奔涌不息、润泽大地,师生们对建设者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,更加深刻地领悟了“奋斗创造人间奇迹”的真谛,对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”有了切身的体会。
通过本次社会实践,师生们深刻认识到,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丰碑,是激励新时代青年攻坚克难、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。下一步,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团总支将组织实践分享会、主题团日等系列活动,广泛宣传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,引导全院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,厚植家国情怀,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专业本领、矢志科技报国的实际行动,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。




(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张辉/文 李保平/审核)